雨过天晴大军继续上路,李恕骑在马上,眼见路边陈列着十多具宋俘尸体,豁然便有刚被奸杀的女子在内。
他们只被随意丢弃,并无棺木或草席包裹。
不禁想到:“还不如李侍郞有墓有碑。
路上病死或杀死的宋人想必只会被委弃于沟渠,任其腐烂。
记得真真说过,到达上京能剩下多少,如此怕是一半也没有了吧!”
思想至此心伤难已。
张伯奋再次去找赵桓。
见到他正拿着一把弓边走边欣赏,当即奇问:“哥,哪来的弓?”
赵桓抬头看到他,说道:“有人适才在一间破屋里发现壁上挂着的,便取来送我,可惜没箭。”
“如有箭,也不会让你拿于手上把玩了。”
张伯奋说完,便听到头顶有雁声长唳。
举首一看,一队鸿雁从北往南排成人字,正从半空飞过。
“我听说金国有个习俗,占卜要射雁以定,我倒很想一试。”
赵桓突发奇想。
“我去弄枝箭来。”
张伯奋跑到腰携弓箭的金兵面前,提出借一箭以射雁用。
那兵认得他是小王妃朋友,但依然不敢给他。
张伯奋拿出要给赵桓的干粮以换箭。
金兵这才勉强同意,但要当他面用掉。
赵桓终于得到一枝羽箭,兴奋下欲弯弓搭箭,但几次都拉不开,不由得沮丧道:“我以前在宫中便不擅此道,何况如今虚弱。
不知你能否帮我射这一箭?”
张伯奋道:“好,不知要卜什么?”
赵桓微一沉吟,将箭紧握于拳高举向天,默念道:“不才不幸上辱祖宗,下祸万民。
若宋祚不绝,当使一箭中雁。”
言毕交给他道,“国家能否复兴就看你了。”
张伯奋听得心情激荡,恭敬接过。
很快又有一队雁经过,忙举弓向天,弓弦响处,羽箭直冲云霄。
只闻队末一雁尖鸣一声,旋转着直堕了下来。
赵桓大喜,以手加额道:“果能如此,虽死无憾!”
二人遥望前路,但见草莽萧索,黄沙白雾,还依稀闻得有水声轰然。
“这是要到黄河了吗?”
赵桓忽然记起问道。
张伯奋点头道:“是的,过了河就马上进入金国地界了。”
“哎,那更是回国无望了。”
赵桓不免悲肠千转,凄然泪下。
张伯奋忆起之前与李恕为追金使而身临此地,结果只能望河兴叹。
没想今日又以俘虏身份再次来到,且一渡河怕再难回还,思绪万千下也情不自禁黯然神伤。
金军扎下营寨,等待船只到来集中运送。
金兵与宋俘都就地休息,只搭起了少数几个大帐以供完颜宗翰等将领使用。
见张伯奋回来李恕赶紧迎上,兴奋说道:“你知道我刚才看到哪个皇族了吗?”
“你看到谁也不希奇呀!”
张伯奋苦笑道。
“我看到柔福帝姬了。”
李恕说道。
“你说嬛嬛?你没看错?”
张伯奋闻听耸然一惊。
“我亲眼见过她,还能看错吗?”
张伯奋心中波澜顿起,自言道:“既然皇族宗室尽皆北上,她理应也在被掳之列。”
又抓住他双肩问,“是在哪里看到的?”
“兄长莫急,我这就带你去。”
李恕说道。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