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留在观月庵里的,是太傅家一位忤逆长辈的孙媳,孙家的人走后,这位孙夫人生活上没人照料,干脆就出了家,当起了这里的住持。
再后来,陆陆续续也有一些妇人来这里出家避世。
观月庵虽然名气不大,但前后的土地也都是庵里的,可以自己种些瓜菜,再加上香客布施,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我师姐当住持的时候,庵里的情况稍微好一些,香客也多,还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娘子来这里修行。”
慧明说着,抬头望了一眼坐在凤随身旁的司空,“那时候,四空还小,也经常带着一些小伙伴儿来这里淘气,大约也还是有印象的。”
她听到别人叫他“司空”
,也终于想起这孩子的名字了。
四空。
孤云寺给他取的名字,叫四空。
司空连忙点头,给她的话作证,“每次来,都觉得庵里的菜地打理的特别好看,整整齐齐的。
师太们也都是正经出家人的样子……慧明师太还给我们枣子吃。”
凤随淡淡扫了他一眼。
他想司空小时候一定是个特别淘气又机灵的孩子,说不定还是个孩子王,整天带着一群小光头在山里跑来跑去。
“我师姐圆寂之后,元一师妹就接任了住持之位,”
慧明停顿了一下,默默的计算了一下时间说:“说起来,这已是五年前的事了。”
司空暗想那个时候他应该还在北边。
后来回来,也不怎么常来岁寒山了。
即使过来,停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其他的寺庙里有什么事,他压根就没那个闲心去打听。
观月庵的一番变化,也不知道智云师父,或者无量寺的法清师父都知不知道?
“元一师妹做住持的头一年,情况还好,”
慧明说:“后来半山腰那里又建起了一座庵堂,叫什么灵台庵。
那里距离瀑布较近,到了春天,整个山谷里都开着杜鹃花,景色也美。
慢慢的,香客们就不爱往后山这里来了。”
司空与凤随对视一眼,都心知肚明,观月庵作为太傅家的私庙,建起的初衷就是把家族里犯了错的女眷关起来,当然会选一个偏僻少有人来的地方。
但灵台庵修建的初衷就是要吸引香客,自然要选一个容易出入,景色又吸引人的地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