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恍然大悟:“还有这样的奇事。
怪不得将军要造大船了。”
我笑了笑:“这些大船不仅可以为我们挣银子,还能训练一支海上大军,到时还怕不四处来朝,扬我军威。”
“将军英明。”
两人佩服的恭维道。
我喝了口茶水:“我准备在城外修建一座书院遍请鸿儒前来教学,让我两浙人才不断。”
他们两个本来就是读书之人,听到这话非常的高兴,庞服说道:“将军有这样的心思实在是学子们的福分,不过城中空地颇多,为何要在城外修建呢?”
“我准备要修建的这座书院可不是一般的书院。
是一所包含了儒家,墨家,佛道等百子诸家的综合性书院。
到时,学子们对那一家感兴趣就可选择哪一家来学习。
加上酒肆,茶楼,书库,城里是容不下的。”
我笑道。
诸葛和庞服想了一下说道:“这样一来岂不回到了百家挣呤的战国时代。”
我叹了口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实可以起到教化万民的作用,但那些工匠农夫就不值得尊敬了吗?这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儒家的学说的确是最好的,那又岂会有人去学别的东西?”
两人都不是迂腐之人,自然听得出我的言下执著之意,也就不再多做争执了。
把事情交代下去后,我忽然想到,要改变人们对儒术的盲目崇拜为何不从百姓入手?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办报纸!
想到报纸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活字印刷术,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
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的文书印物都是用雕板印刷出来的,这样不仅过程复杂而且造价颇高。
我国雕版印刷,自隋唐,经五代,再到宋,规模已相当宏大,技术也已臻于完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也是那时的产物)。
但毕竟是‘;雕版印刷‘;,费时,费工。
比如宋太祖时期,于成都刻印的《大藏经》,居然耗时达12年之久,光是雕版达13万块。
连忙叫来衙役带路,来到专印文书的染印房。
我上任以来各类文书突然增多,现在虽已入夜但这里还是在干得热火朝天。
见我到来,众人诧异的放下手中活计跪地行礼。
稍大的官员们从来没有来到过这里,何况我这置制使。
“各位辛苦了,快快请起。”
我让众人起身后四处打量。
放着许多木板和遍地木削的地方应该就是雕刻的地方了,那些满身油墨的人站的地方不用猜就知道是印刷的地方。
我暗数了一下,负责印刷的有四个人,负责雕版的却有十三人之多。
“谁是印染长,请出来回话。”
我坐在衙役搬来的太师椅上整整衣袖问道。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