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姐,查一下,他是谁?】李鹤薇没有权限,必须秋琬帮忙。
半小时后,秋琬回复:【融科集团黄总的助理,郝芃。
】
【融科集团?】李鹤薇印象中,似乎和他们打过交道。
【去年7月的案子,融科集团孙露英包庇其子孙灏,胁迫证人作伪证,判刑三年四个月。
】
【还有,专案组成立于2016年2月16日,现在正式邀请你和陶聆加入。
】
第105章谁在说谎?
蒲辰西苑中学综合楼的录音棚,投影仪显示着彭队的影像。
李鹤薇和陶聆赶来途中,秋琬已经向她们大致介绍专案组的情况。
省厅张局特别指派彭队担任组长,通过线上指挥,秋琬和临市分局抽调过来协助办案的冯队为副组长。
其余组员18人,都没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当年楚小艺的案子。
视频播放,记录着李鹤薇和陶聆抵达郊区钻和城,随后与保安,以及苏露交涉的全过程。
原来结案以前,苏露和马鹏做笔录时,彭队和秋琬就发现端倪。
她们立即汇报张局,经过连续三天的会议讨论,最终决定组建专案组,秘密调查尘封的旧案。
画面暂停,秋琬简单说明专案组成立以后的调查成果:“苏露,原蒲辰晚报首席记者楚小艺的助理。”
她翻找出另一张照片,继续介绍,“马鹏,蒲辰晚报首席记者,现任记者站的站长,他多次强调不知道楚小艺生前的暗访工作。”
“但苏露声称已经把楚小艺偷录的视频交给马鹏,为什么后续没有相关事件的报道?”
秋琬马克笔指着右边小白板的人物关系图,问,“他们,谁在说谎?”
“七年前,楚小艺空降蒲辰晚报,成为马鹏的同组成员,记者站站长的候选人。
所以说,他们会不会在工作中产生矛盾?或者,马鹏妒忌她,刻意隐瞒什么?”
秋琬圈住马鹏的名字,旁边标注“动机”
两字,接着说:“根据调查,苏露进修期间的社交关系简单;马鹏相反,他工作特殊,每天接触的人多且杂。”
暗查初期,马鹏和苏露作为本案的重点突破对象,避免打草惊蛇,专案组采取换班盯梢模式,没有正面接触。
李鹤薇和陶聆的行动打乱调查的节奏,秋琬立即上报,张局决定吸纳她们进组。
“月初开始,我们蹲守马鹏的行程,清查他的资产,暂时没有发现异常,但蒲辰晚报近五年来抢占的头条报道,内容和融科集团相关的占三分之二。”
楚小艺离奇死亡,案件证据缺失,调查的进展缓慢。
秋琬另辟蹊径,查阅蒲辰晚报历年的年终总结,瞧出细节的变化。
2010年以前,融科集团的重要信息指定披露纸刊是蒲辰商报,自从马鹏担任记者站站长,蒲辰晚报顺势成为融科集团的合作对象。
秋琬介绍专案组近期工作的重点,解释受挫的原因:“但融科集团中高层管理多,专案组不能大张旗鼓调查,所以半个月以来,收获极少,幸好李鹤薇的模拟画像缩小范围。”
她展示画像,说:“郝芃,男,37岁,融科集团市场部总监黄学泽的助理。”
秋琬翻看电子排班表,问王涔,“王姐,你负责跟进市场部,有发现吗?”
王涔将照片发进微信群:“市场部的员工流动性大,目前知道曹某,陆某,王某和周某的工龄最长,月薪在2万左右,属于正常范围。”
“先盯着他们。”
秋琬接收照片,记录。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