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九点钟,江东应天训练场门口。
已是仲秋天气却有些出人意料的炎热,火辣辣的太阳蒸烤着大地,滚滚热浪和着绿草的清香一波一波地过来,令人为之迷醉,为之窒息……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无畏炎热、无畏辛劳汇聚而来,偶尔有低声的交流,多数人表情凝重、保持着沉默,时不时有人踮起脚尖,向着大路口翘首以盼……
“来了!
来了!”
看到那辆熟悉的大众途锐缓缓驶近,人群中开始骚动起来。
江东应天上午的训练是十点钟开始,大约九点半就会有球员陆续来到,潘岳总是再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他是队长,也是教练组助理教练,需要熟悉训练课的计划,协助主教练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的训练科目。
潘岳对这样涌动的人群的场景非常熟悉——2009年,应天球迷手捧着鲜花,洋溢着笑容送他登机远赴荷甲特温特;2010年,特温特球迷眼含热泪,用拥抱挥别他转战埃因霍温;2014年,埃因霍温球迷依依不舍地泪别他们的功勋队长,应天球迷则是欢天喜地、红毯铺地迎接他的荣归故里……更多是一次次的凯旋,近来则是比赛的失意,仍然有大批球迷不离不弃来为心爱的球队加油鼓劲,送上温馨的祝福和无尽的期盼。
潘岳今天有心理准备,一切在他的预料之中……
“潘岳大哥,江东需要你,我们需要你,请你留下!
请你留下!
!
请你留下!
!
!”
石小星和另一个兄弟拉开条幅,一边努力向人群前面挤,一边声嘶力竭地大吼,泪水混合着汗水顺着脸颊潸然而下。
“潘大,不要离开我们!”
“山子大哥,不要丢下我们!”
“大山子,请你留下来!”
……
潘岳拉开车门,男女老少球迷的心声扑面而来,当他脚踏实地抬起头来以后,终于看清楚了面前的状况:两名记者用身体阻挡着前涌的人们其中一个抓着话筒努力往他的嘴边送;一个小青年手里举着拉断的条幅仰着泪光莹莹的花脸企盼的眼神看着他;一位手持国旗的花甲老人在别人的搀扶下嘴里嗫嚅着他的名字……他动容了,也有些许动摇了!
潘岳身前自动地形成了一个半圆的圈,人们在纷纷絮絮地抒发着此时各自的心情……潘岳只是扬了一下手,半圆的圈就倏地安静下来,只有后面看不到潘岳高大伟岸身形的远处还在吵闹也渐渐寂静了下来。
人们在等待,等待潘岳那稳重沉毅的声音亲口给他们一个解释拟或一个答案!
吴毅趁这当儿赶紧抛出了报社的第一组问题:“潘岳先生!
请问您是真的要离开江东应天?您为什么要离开……江东应……天?”
周围突然寂静的情况下,他的声音很突兀,下意识地,他的第二个问题也险些有头无尾。
潘岳摸着额头,低下肩膀,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犹豫、彷徨,也隐约看到了、嗅到了一丝的希望。
然而,潘岳停顿了大约两三秒钟,放下手,抬起头,站直了身子,目光中流露着无奈,但是回答却斩钉截铁:“我是要离开培养了我又放我高飞欧洲的江东应天俱乐部!
至于原因,我认为应天迎来了资本时代,球队需要改变以国产后防为核心的建队策略,迎来中前场集群攻击的时代!
我深深地爱着这支球队!
舍不得离开这支球队……但是,作为一名职业生涯已经步入暮年的33岁老将,我主动离开将有助于球队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中超豪门!
当初回国效力我拒绝了别的俱乐部高薪邀请,坚定地选择了我深爱的应天蓝!
现在,为了我深爱的应天蓝,是时候离开了……离别让人伤感,为了爱的离别更加让人心如刀割!
我想说,‘一日为蓝,终生为蓝!
’……”
2005年,年仅22岁的潘岳以创造23岁以下年青球员转会费记录的身价由陕西战狼转会江东应天,就在人们争相讨论这名年青后卫是否物有所值的时候,他在与曼联的商业比赛中下半场替补出场防守范尼,“小禁区之王”
面对他没有一次射正球门,并在赛后主动向年青的潘岳交换球衣。
2009年,已是江东应天和中国国家队后防核心的潘岳拒绝北京中建的天价邀约,也放弃续约江东应天,毅然决然地转战欧洲赛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