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些并不是路帆对她另眼相看的原因。
她的眼神,那双覆盖着阴郁的眼眸,才是她关注的由来。
一开始她并没有注意到她的眼神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只是某堂课上无意一瞥。
当时许千并没有看向黑板,而是微微抬头,望向教室前面的灯。
可能是因为光刚好打在脸上吧,路帆一下子就捕捉到了这个开小差的学生。
她原本是想点她起来发言的,却在那眼眸里感觉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触动。
一种莫名的悲伤蔓延着,笼罩在那孩子周围。
她好像与身边的同学完全隔离开一样,自有一方天地,谁也进不去。
路帆当时愣了一下,留了个心眼。
之后几次偶然碰见或是上课,特意观察,发现这个小孩确实性格有些古怪。
有时候她和别人玩得很好,身边一群嘻嘻哈哈,连上课也停不下来;有时候她又会很突然地抽离出来,谁也不理,课也不听,眸子里空荡荡的,紧皱着眉头一副很悲伤的样子。
如果非要用什么词来形容她——路帆试着去概括,最后发现最贴近的居然是“易碎”
。
她放空的时候,或是默默地走在伙伴们身后的时候,如同被孤独巨兽附体一样,下一秒就要崩溃地哭出来。
尽管从未见她哭过或是有过情绪崩溃的时候,路帆却总是能感受到这种“易碎”
。
不知道是激起了保护欲还是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时期,又或者仅仅出于好奇,路帆就是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些有关这个孩子的事情。
今天白天,在办公室,同组的几个老师过来要许千的答题卡,说想看看到底是怎么能在他们手下拿到这么多分的。
试卷传来传去,路帆没来得及看上几眼。
等到还给她的时候已经是午休了,她拿着答题纸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审了一遍,读过作文觉得不过瘾,又来了一遍。
好,确实是好。
不说客观题,主观题的阅读,虽然说并不完全和答案一致,表述也有很大出入,但应该覆盖的点都想到了,此外还延伸出很多自己的思考。
就连文言文部分也是,翻译的不仅准确、顺畅,选词也明显是用了心,做到了“雅”
的要求,这在刚入学一个月的高一学生里属实是难遇的。
略让人惊讶的是这样一张试卷居然在古诗词默写里因为错别字扣了一分。
作文的成绩倒是不高,43,刚过年级作文平均分。
路帆在拿到成绩表的时候就很奇怪,怎么作文的分这么低,扫了一遍文章才恍然大悟。
这孩子是压根没把应试作文的要求放在眼里,每一句都踩在跑题的边缘,怪不得判作文的老师会给这么个勉勉强强的分数。
路帆又好气又好笑地耐着性子从头认真读起来,想看看这丫头是怎么在枪口前耍小性子的。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