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笑了笑,使劲点头,“嗯!”
心里对这个傻子又多了几分好感。
……
牛车一到县城,人跟一窝蜂似的往下挤,顾风檐和霍端掉在了最后。
赶车的沈家阿爹是个心善的,看两个人带着两大袋麦子,刚才车上又发生了那档子事,免不了有些愧疚,就硬要把人送到粮店门口去。
黔墨县城地方虽然不大,但十里八村置办货品都是要在这里来的,今日又赶上开市,多多少少都有些繁华意味。
县里光是粮店都有四家。
霍阿爹之前叮嘱过霍端,麦子要拿到西市上的王记粮店去换,万不可看成隔壁的汪记了……王记能比汪记多换点儿,而且汪记大多都是陈米,还有没脱干净的稻壳。
多亏了沈家阿爹帮忙,三个人才把两大袋麦子搬到西市口。
但还是出了岔子。
“这两家哪家是王记”
顾风檐眯眼道。
跟前两家粮店相邻,招牌都是「王记」。
霍端也看不懂了,他明明记得,这两家一家是「汪记」一家是「王记」,怎么现在都成了「王记」
太阳晒得毒辣,顾风檐眼睛都睁不开,只想赶快换了米找个阴凉地歇着。
“算了,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等我去问问看吧。”
他嘱咐霍端。
脚刚迈出一步,就听霍端道:“是左边这家,你看他的招牌,右边这家是汪记,三点被幌子挡住了。”
顾风檐抬头,风恰巧吹开幌子,露出一个「汪」字。
“还真是。”
他自言自语。
但心里猛地觉得不太对劲——霍端什么时候识字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阅览收藏(作者悄咪咪给你兜里塞了块糖,“嘘,贿赂。”
)
第四章
县里是有学堂的,每月只收五十文束脩费,价格便宜,几个村家里有多余闲钱的都会把哥儿公子送去读书。
但这其中并不包括霍家。
家里太穷了,霍端长到十九岁硬是一天学堂都没有上过,又如何能识字?
越来越多的细节在顾风檐脑子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他总觉得霍端并不傻,好像在装傻似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